《中餐厅第七季》综艺由黄晓明,赵又廷,岳云鹏,许光汉,沈梦主演的真人秀,综艺。《中餐厅》第七季将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录制。
《中餐厅第七季》别名:中餐厅7。该剧制片国家/地区为中国大陆,语言对白普通话,最新状态更新至2023092。该剧评分0.0分,评分人数3934人。
这篇剧评可能有剧透
上一期的中餐厅引起了诸多争议,尤其是关于赵又廷和黄晓明两位店长的风格上,网友们争论不休。
最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一期的中餐厅改变了赛制,从合力经营变成了两档分开经营的竞争赛制。
赛制规定两个营业日为一轮结算日,结算日哪一队的营业额更高,哪一队就能获得一日休息,去游览布达佩斯的机会。
为了这个目标,赵又廷和黄晓明各带领一队,开始双档竞争,在两个店长风格迥异的经营策略下,本期中餐厅终于来到了第一个结算日。
经过上期节目所有人没有听指挥,混乱的点单过后,这一期的营业日大家采用了程潇改良后的方法。
用两张单子,一张酒水单,一张菜单,菜单分区AB,分别对应两个档口的菜。
厨房共用一个菜单,酒水单统一给前台。
为了当天的营业能顺利,赵又廷召集了负责前台的程潇、沈梦辰和许光汉,重新梳理了点单规则。
前台负责先点饮料,之后给大家分好负责区域,在每个区域每个人只需要负责3-4桌的点单。
这样梳理过后,每个人负责的区域简单清晰,并且负担不重也不会乱,井井有条。
开始营业之后,点单游刃有余,比前一天轻松了不少,没有了混乱的感觉。
后厨的人员不负责点单,但是可以在单还没下的时候来和顾客聊俩天,安抚还没来得及招待的顾客。
而其中,许光汉在一开始了就表示他因为要兼顾后厨,所以前台点单人多的时候他可以作为机动支持的人员。
他觉得如果黄晓明喜欢呆在前面和客人聊天,他可以负责更多的后厨的工作。
但是黄晓明想要让许光汉出来点单,许光汉出来点单的时候,黄晓明一直站在他身边,似乎是想要帮助新人许光汉。
但许光汉之前就有在餐厅打工的经验,除了大厨之外的工种他都做过,并且英文流利。
他礼貌又有效率地完成了介绍菜品和点单,全程干净利落,温和有礼,黄晓明在旁边站着根本插不上话。
之后许光汉火速搞定了室外三桌的点单,成功帮点单组分担了工作,迅速结束了点单工作,开始进入后厨忙碌。
后厨因为点单系统一目了然,大厨们上菜、做菜速度快了很多。
尤其是小岳岳和林大厨搭档愈发默契,两个人互相搭档,甚至可以互相帮忙做各自的菜品,效率极高。
这一次的营业日每个人都觉得非常轻松,因为规划合理,每个人只需要按部就班做好自己的本职就够了,终于结束了混乱。
轻松的营业结束之后,大家在吃员工餐的时候,赵又廷得到黄晓明准许之后,公布了今日的营业额对比结果。
赵又廷队以250000福林高于黄晓明队的186200福林。
分析黄晓明队失败的主要原因,除了没有大厨,菜品比赵又廷少了两个之外,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主菜销售的失败。
黄晓明队定价最高的主菜是土豆炖牛腩,这道菜是他们主要推的菜品,定价比赵又廷队的水煮牛肉高很多。
然而这道菜销量非常差,每天只能销售出3单左右,根本无法提高营业额。
因为土豆炖牛腩是匈牙利的国菜,客人都吃惯了,来中餐厅就是想吃中国特色,不一样的菜。
而这一点黄晓明在营业的第一天就发现了,但是他没有做出任何改进和策略,仍然坚持制作和销售。
甚至需要尹正出面亲自推销这道菜,让客人点,才勉强卖出一道。
而黄晓明不仅没有及时做出改进,反而在两天的团队会议上反复强调“都是我拖累了大家”、“我好差劲”、“都是我的失误”。
导致所有人都在不停地安慰他,没有人敢指出他的错误,所有人都在围着他转。
就连对方队伍的赵又廷和岳云鹏,也要哄着黄晓明,安慰他,夸他做得菜好吃。
试想如果黄晓明在第一天发现问题之后,及时调整菜品,依据他们的定价,是有机会翻盘的,至少不会差距这么大。
毕竟销冠王——熊猫冰粉是他们队的。
当然,没有调整策略的原因我猜想是黄晓明会做的餐品十分有限,就连土豆炖牛腩也是之前做过才会的。
不像赵又廷队伍除了林大厨,还有岳云鹏也能同时承担两道菜的任务。
咱就是说,黄晓明做菜不行,领导力不行,经营餐厅也不行,40多岁了还需要旁边人不停安慰他。
这样的领导想一想都觉得绝望。
赵又廷队赢了之后,第二天放假一天,不用经营,但毕竟大家表面是竞争关系,但其实还是经营同一个餐厅。
赵又廷始终非常清醒,他知道他们的赢面在于林大厨自带的优势,并没有自得,决定只游玩半天,赶下午回去帮他们的忙。
而林大厨还提前去市场采购了明天要用的食材,希望大家可以好好享受轻松的一天。
他丝毫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......
现实是黄晓明队得到了节目组的“挖人卡”,可以在对方队伍中任意选择一名队员加入到自己队伍中。
程潇和许光汉第一反应是要林大厨,而黄晓明第一反应却是争取小岳岳。
尹正弃权了,没有站在黄晓明一边,并且让黄晓明拿出队长的决断力,自己做决定。
黄晓明犹豫了一番,还是写下了林大厨的名字。
而黄晓明队伍的策略是先告诉客人今天只有他们的单档经营,可能服务会稍微欠缺一些,希望客人谅解。
然后他们组积极备菜,已经做好了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经营的准备。
就在这时,赵又廷队回来了,然而她们一回来就感觉气氛怪怪的,他们主动提出需要帮忙,却遭到了黄晓明队的拒绝。
黄晓明对于赵又廷他们来帮忙的态度是,斩钉截铁地拒绝:“不用。”
“我们能干完的都干完了。”“不需要。”这样的话,多余的解释一句都没有。
这样的发应让赵又廷队伍的队员觉得很尴尬,有点无所适从,甚至觉得他们是不是生气了。
这时候尹正给出了解释,是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,并且觉得自己能拿下这一切,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完成。
这样的解释观众就理解了,而赵又廷队依然表示自己想帮忙,但其实这时候可以选择尊重祝福,体面地离开了。
其实黄晓明也可以好好解释一下,而不是生硬地拒绝。
然而赵又廷队依然感觉到了不寻常的气氛,黄晓明这时候选择提前将明天准备挖林大厨的决定告诉他们。
林大厨给大家念了信知道自己被挖到赵又廷队伍之后,完全懵了,大家也都懵了。
而就在这时,黄晓明居然还跟林大厨说,不是自己选的他,他要选小岳岳的,是程潇和许光汉选的他。
这个操作厉害了,明明自己是队长,也是自己最终写下来林大厨的名字,到头来却把责任推给了队员,显得自己无辜一样。
他这是想表达什么呢?他知道林大厨不想来的他的队伍,所以先表示这不是自己的决定吗?
但什么是领导,什么队长,不就是要承担责任的吗?何况他这样说考虑过林大厨的感受吗?
本来节目组开始的时候和林大厨说好了,他可以自己选择队伍,队伍一旦选择就不会变了。
结果现在不但自己被迫换队了,还被告知队长并不想要自己,林大厨做错了什么?
而得知了这一切的赵又廷队,在被打懵的当下,立刻做出了反应,决定回去开紧急会议,布置明天的工作。
在下期预告中,林大厨依然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,开始提名新菜,定制菜单。
而得到林大厨的黄晓明则笑得合不拢嘴,得知不用自己做饭的黄晓明更是特别高兴。
而条理清晰,拥有领导力的赵又廷又将如何应对呢?
顺便在这里回应一下大家集中讨论的问题,那就是赵又廷和黄晓明两个谁的“格局大”。
这里仅代表个人意见。
很多人认为黄晓明格局很大,因为他总是说“输赢不重要,重要是客人喜欢中国菜”之类的漂亮话。
但是看人,不能看他说了什么,要看他做了什么。
他做了什么呢?做菜吗?没有做好。
团队策略呢?拿不出有效的策略,反而不顾赵又廷提出的改进意见,一意孤行。
情绪价值呢?提供得有限,甚至需要队员反过来安慰他。
在我看来,这样的人代入到职场上,不论是当同事还是当领导,都无法对伙伴形成有效的助力。
但黄晓明的做法有一个好处,就是为自己立住了“老好人”的人设。
反观赵又廷,是个条理清晰,认真做事的人。很多人拿赵又廷对于营业额和分钱“斤斤计较”来说他“格局小”。
但我认为既然节目组定了赛制,是有输赢,并且输赢关系到了团队每个人的利益,那么想要赢,就没有错。
并且赵又廷本人可以不“计较”,但他知道他的行为不代表他本人,他代表他的团队和每个队员。
他让出去的利益是团队每个人的切身利益,他不能自私地用别人的利益做出让步。
所以看赵又廷是怎么做的,为了共同经营多次找黄晓明商量,有效地找人一次次改进经营问题。
赢了到手第一时间给大家分奖金,带大家出去玩。
这样的人不论做同事还是领导,你都可以放心地和他配合起来。
当然,这仅代表我个人意见,我是完全站在职场人的角度看这一季的中餐厅经营,觉得十分有代表性。
同时不得不承认这个节目应该是有剧本的,节目组非常会搞事情,这或许这是追一档综艺的乐趣吧。
如果是在职场,你希望谁当你的同事或者领导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