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
搜到这部电影的时候,大概是和母亲关系比较焦灼的时候。
父亲去世了,母亲的状态很不好。
看了许多建议,除了黄昏恋,尽然找不到更好的“失偶”解决方案。
所以,一直没有去看。
最近,母亲的状态有所缓和(或者是茫然)。
于是观看了这部电影。
失偶老人的状态可能都差不多,子女是唯一的情感交流对象。
直到片中的女儿不堪母亲关怀的压力(80%的来电是母亲打来的),发泄完情绪后离开了。
这逼得母亲不停的去找事情,好在她有钱。于是花钱给女儿的闺蜜筹备婚礼,送苹果店的销售员上夜校。
当然,她还在不停的给自己找事的过程中邂逅了一个老男人(还不是骗钱的那种,好像国内有那种专吃软饭、骗钱的男人)。这种概率也只能发生在电影里。
电影的英文应译为“爱管闲事的人”。
这也可能是大部分失偶老人的状态。但我母亲暂时还不是这样,她现在除了早起外出锻炼、在家看电视和偶尔出门买菜之外,不关心任何事情。她说:父亲离开之后,她已经没有生活的意义。
不过,我也打听了其他老人在失偶最初阶段的表现。我母亲的悲哀表现还是比较轻的。
我希望,过2年之后,我母亲也可以拥有剧中的生活,穿更快乐的颜色,还会笑。
如果说,父亲的去世对于我来讲,是一次关于死亡的教育。
那么,母亲现在的状态对于我是另一个关于生活的教育。
假设,我有一天,也可能面对这样的生活,那么我希望可以过的像剧中的母亲,管管力所能及的好事。也许,为更多的人举办“公平贸易婚礼”是个不错的主意。